銀行股一向以股息吸引見稱,普遍的息率都有4-5厘,而無論是本地、國際或中資藍籌銀行股,今年股價表現頗為不俗,未計股息在內,不少都有雙位數字的回報。今次為大家作一個簡單的列表,讓大家參考一下。
年初以來(2017年截至8月21日止),藍籌中的銀行股,股價表現最好首推中銀香港(2388),升了超過三成,其次是恒生(0011),升19%,滙豐(0005)也有17%的進漲。
代號 | 銀行 | *股價表現 | 股息(%) |
---|---|---|---|
3328 | 交通銀行 | -0.7% | 5.5 |
0005 | 滙豐控股 | 17.1% | 5.4 |
2388 | 中銀香港 | 33.9% | 5.0 |
3988 | 中國銀行 | 10.9% | 5.0 |
0939 | 建設銀行 | 11.4% | 4.9 |
1398 | 工商銀行 | 17.1% | 4.9 |
0011 | 恒生銀行 | 19.3% | 3.5 |
0023 | 東亞銀行 | 8.5% | 1.7 |
*股價表現指 2017年1月3日至8月21日的股價升幅,並未包括派息。
中銀香港早前有業績支持,股息吸引,又有一帶一路概念,十分符合基金的口謂,所以股份在過去一年都升了不升,今年以來亦能保持強勢。滙豐早前亦交出不錯的成績表,加上繼續有回購,而美國的銀行同業呈現強勢,再次重返強勢股之列,不過由於去年底累積不少的升幅,所以今年表現仍落後大市。
東亞(0023)業績麻麻,股息欠吸引,股價表現也較其他銀行落後。交行(3328)業績亦都強差人意,股價表現也乏善足陳。
過往被視為藍燈籠的內銀股,幾隻規模較大的,包括工商銀行(1398)、建設銀行(0939)及中國銀行(3988)也有不錯的表現,不過股價的升幅仍然落後於整體大市。隨著人民幣走勢趨強、內地經濟持續有改善,這些因素都有助內銀改善資產質素,所以近期開始受到注意。
在未來一兩個星期,內銀股將陸續公佈業務,大家不妨再看看這批中資銀行股的業務表現。
推介文章:
走入一帶一路的中銀香港
買內地銀行股要留意3個問題
買滙豐定騰訊好?
+3